导航
汪涛
回到首页
价值家
关系人
见解
人脉
日志
杂志汇
图书连载
汪涛
瑞银证券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现任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此前曾任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与策略主管,英国BP集团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加入BP前任IMF高级经济学家,主要负责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和结构改革问题,参与了基金与成员国项目谈判与磋商,并曾在人大财政金融学院任客座教授。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学士。
详细资料
见解
日志
发送站内消息
加为关系人
汪涛的关系人
我和汪涛的关系
正在加载关系
介绍关系人给汪涛
内容
发送
为保护用户不受不必要的干扰,只有直接关系人之间才能互相发送站内信息。
邀请函
我希望在价值中国把您加为我的关系人。
发送邀请
汪涛的见解
持续数年低迷之后,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贸易#出现明显复苏。亚洲一些#出口#导向的经济体比如韩国、台湾、日本,受益显著。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实际出口量明显回升,今年前四个月增长9%以上。近期全球贸易复苏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尤其是投资反弹,增加了#进口#,对全球贸易增长的直接贡献率约为25%。此外,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促进了相关国家和行业的投资和增长,进而带动了其进口需求。
2017-06-16 16:45
展望未来,得益于出口复苏、投资审批和建设进度加速和信贷稳健增长,我们仍然预计经济增长将在二季度有所回升。我们维持全年7.5%的GDP增速预测,但疲弱的房地产活动令人担忧,且信贷波动应仍会持续,因此我们当前预测面临的风险更偏向下行。
2014-04-18 14:59
中国银行的国有成分依然较高,必要时政府可以动用财政资金救助银行。这同时意味着大多数违约更可能通过长期谈判和缓慢重组来化解,而不会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迅速波及经济体系其它部门。与许多新兴经济体相反,中国有大规模的经常账户顺差和外汇储备,且资本账户基本封闭──在这种背景下,违约事件给中国金融系统和汇率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当比较有限。
2014-04-01 15:22
随着利率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进一步推进,信贷增速很可能会再次高于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对银行同业业务或其他影子银行监管收紧、抑或是债券和信托市场发生了信用事件,都可能导致信贷出现意料外的紧缩。
2014-01-17 15:30
一年前,供给增加和饲料价格上涨导致猪肉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随后导致的生猪出栏数下降使得猪肉价格自今春以来大幅上涨。然而,猪肉价格飙升、再加上玉米价格涨幅相对企稳,已经使得养猪的吸引力大大增加。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猪肉价格将会企稳、秋季可望出现回调。
2011-07-11 13:00
查看更多见解
汪涛的日志
预期分析:即将公布的10月经济数据
2023-11-06 18:43
CPI同比转负,通缩压力持续的风险上升
2023-08-12 09:31
预计二季度劳动力市场将继续好转
2023-05-06 15:55
从数据看后疫情时代的产业链和消费行为改变
2020-07-21 10:13
应大幅增加国民消费补贴
2020-04-21 13:49
查看更多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