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奇葩研报层出不穷,整顿规范时不我待

曹中铭 2021-10-21 08:00 评论(0)

     日前,一篇名为《天干地支在择时中的应用初探 打造极致专业与效率》的文件截图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据调查,该内容为某券商研究所在10月17日晚间发布,是一份共20页的演示文稿。像“天干地支”等出现在券商研报中,确实让投资者感到奇葩。

    该文稿将“天干地支”应用于市场交易的择时预测,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即“天干地支主导的时间周期”、“天干地支在择时中的应用思路”、“天干地支在A股择时中的实证探索”等。该文稿认为,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五行,该券商相关人员也正是依据“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原理来撰写研报。
    我国资本市场1990年诞生,从1990年至2020年正好历时30年。研报作者把每年的“天干”、“地支”以及“干支”分别与当年市场走势一一对应,最终得出结论,表示只有干生支的年份全部上涨。根据其推断,“2022年壬寅年,干生支”,那么,2022年股市是否真的会出现上涨呢?
    相对于“天干地支”的深奥,该文稿显示分析流月的走势要复杂得多,因为流月要受大运、流年的影响,以及喜用忌神对大运、流年、流月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显示,丙月及癸月显著性上涨,寅月显著性上涨。
    无论是“天干地支”,还是“阴阳五行”,将这些“理论”运用到股市中来,休说投资者会感到一头雾水,其准确性其实也令人存疑。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如果股市走势是能够预测的,那这个市场就没有人会出现亏损了。实际上,对于股市,其中的理论还真不少,什么波浪理论、道式理论、葛兰碧法则、移动平均线理论、费波南兹级数等,可谓数不胜数。曾经也有投资者将相关理论运用至A股市场上,但感觉用处不大。比如有投资者喜欢运用波浪理论来数浪,结果出现“千人千浪”的现象。反过来又说明,波浪理论并不适用于A股市场。一些在境外市场非常推崇的理论在A股市场都不受待见,更别说将“天干地支”“理论”用来预测市场走势了。
    尽管相关券商表示,该文稿并非分析师所在研究所正式对外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也不涉及投资建议,但券商研究人员将“天干地支”等用于预测市场,显然也是非常的奇葩。试问,券商分析师的研究边界又在哪呢?
    多年以来,券商研究部门的新闻不断。比如在曾经评比行业最佳分析师的年代,就出现过券商研究人员不忙研究忙买票的消息;还有的券商研报,比如新股的价值投资分析报告,往往没有任何的价值,而且对于发行人极尽鼓吹之能事。而在每年年终券商的策略会上,某些券商推出的所谓“十大金股”,次年出现在“十大熊股”行列的却不少。
    而近些年来,相关券商研究部门更是出了多份奇葩的研报。在券商研究部门盛产研报的背景下,由于研报众多,一份研报如果要达到吸引市场关注的目的,博出位、博眼球,或用雷人的词语与标题,往往能达到效果,但如此显然又脱离了研报的初衷。这样的研报,同样没有任何的价值。
    根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下称《执业规范》)的规定,券商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平、审慎原则,加强合规管理,提升研究质量和专业服务水平。如果丧失了这一原则,任何研报都将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也将不会有价值。
    个人以为,对于券商研究部门不时出现奇葩研报的现象,监管部门有必要进行整顿与规范。显然,对于违反《执业规范》的券商,仅仅只是采取谈话提醒、提交书面承诺、参加强化培训、警示、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不痛不痒的监管措施,是不可能阻止奇葩研报的再次出现的。重要的是,如果出现奇葩研报,既要让相关券商付出必要代价(比如研报发布与券商的分类监管评分挂钩),更要让研究人员付出更大的代价(比如暂停或撤销其从业资格),如此才会有威慑力。
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