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跑步前进,需要把握好三道“关口”

曹中铭 2021-10-08 07:59 评论(0)

     自9月2日高层宣布设立北交所以来,北交所就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且其热度一直不减。北交所的设立,既是新三板不断深化改革的结果,也是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个人以为,北交所虽然“脱胎”于新三板精选层,但在其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三道“关口”。

    新三板市场历经改革,此前已建立分层制度,从基础层到了创新层,再到精选层,层层递进,并且,在精选层挂牌满一年的企业,只要符合条件,还可转板到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分层制度以及转板上市制度,对于新三板市场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实际上,这还远远不够。毕竟,即使是新三板精选层企业,也只能称为挂牌公司,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上市公司。
    但北交所的设立,则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在北交所挂牌的企业,已经是上市公司了,与精选层挂牌企业已有本质上的区别。北交所上市公司,与沪深A股上市公司一样,既可IPO融资,也可实施再融资,还可启动并购重组等。而且,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其估值也与此前的精选层不可同日而语。也正因为如此,高层宣布消息后,北交所各项工作呈现出跑步前进的态势。
    比如9月3日,北交所即火线工商注册;此后,北交所官网启动试运行;包括上市规则、交易规则、再融资、并购重组等规则发布,并开始公开征求意见;9月17日,北交所投资者门槛落地,与科创板一样设定为50万元;22日,北交所发布将开始全网测试的通知。如果说当年科创板的设立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是“科创板速度”的话,那么如今我们也再次见证了什么是“北交所速度”。
    北交所受到高度关注,还体现在投资者开户数量上。比如中秋节小长假期间,多家券商加班加点为北交所投资者预约开户。个中既说明券商为寻求分食北交所利益蛋糕的一面,也凸显出投资者热情高涨的一面。而小长假后首个交易日,券商则迎来北交所开户热潮。比如9月22日,招商证券当日新增投资者较之前日均数量扩大了约180倍,投资者对于北交所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而在企业上会上,北交所同样出现火爆的一幕。整个9月份,全国股转公司挂牌委共安排10场审议会议,审议16家企业的精选层公开发行申请。而自精选层设立以来,除去年6月集中审查了首批挂牌的30家企业之外,其他月份上会企业数量往往较低,通常不超过6家,这与9月份的16家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凸显出北交所对于企业的吸引力之强。
    虽然目前北交所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但作为资本市场的“新生事物”,在北交所发展过程中,把握好“三道”关口显然又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无疑是完善的制度建设关。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离不开制度制度的保驾护航。沪深主板如是,创业板如是,科创板亦如是。北交所作为资本市场的“新生事物”,亦同样如此。而且,随着北交所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促进市场的发展,而其中,完善制度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于北交所而言,完善的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其次,北交所须把握好市场定位关。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对于各个市场的定位会有不同的要求。比如科创板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不符合这一定位的企业,将不能在科创板挂牌。创业板将重点支持“三创四新”企业上市融资,“三创”即创新、创造、创意,“四新”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而北交所则定位于“专特新精”的小型企业。把握好北交所的市场定位关,将更加有利于各板块错位发展,并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适度竞争的格局。
    此外,北交所还需要把握好企业质量关。北交所今后的发展到底如何,挂牌企业质量将是重中之重。沪深股市多年萎靡不振,与上市公司质量密切相关。基于此,北交所应该吸取沪深股市的经验教训,严格把控企业的质量关。业绩与成长性差的企业,即使其符合板块定位,也要坚决将其挡在市场的大门之外。
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