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空间约定

党双忍 2021-02-13 08:43 评论(7)

  大约300万年以前,仁慈的地球孕育出人类的祖先,这是无疑地球生物圈30亿年生命历程中最为神圣的时刻。那时候的地球,如梦如幻,天人合一,万物静好。那时的人类,就像是地球生物体系中极为普通的一员,对大自然恭敬虔诚,顶礼膜拜,祈祷馈赠,感恩赐予。

  大约一万年之前,人类文明从地球生物圈里破茧成蝶。从此以后,人类文明就成为参与生物圈演化的一支重要变量。人类文明源于自然,却并非自然。人类文明利用自然、掠夺自然、损坏自然,终归是席卷自然的力量。起初,人类文明是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生产力而来的农业生产力,传统农业发展缓慢,但向自然索取旷日持久,大片辽阔壮美的森林、草原、湿地等优质生态空间被垦辟为农田,破坏和压制了自然生态生产力。随后,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引导下,加速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人类对大自然在态度上傲慢不拘,在行动上肆无忌惮,以至于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工业—商业的力量大举侵入了自然生态系统,引发了地球生态系统基础资源衰退、瘫痪,撕开了能够导致地球生物圈解体崩溃的口子。生态—农业—工业—商业—生态,一切尽在自然生态系统之中,皆由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大自然原本是一个整体,如今众多古老而神秘的原始荒野已经永久丢失。无数物种终结了生生不息进化之路,这是中生代以来6500万年间最严重的物种大灭绝事件。如今的自然生态之域,大多已丧失了完整性、原真性,纵然已经不是本源的大自然,但却是大自然复苏兴荣的生态根脉所系。

  值得强调指出,地球生物圈不是自然资源的堆积,而是由各种生命形式支撑起来的自然生态系统。人与自然生态系统是生命共同体,文明引起的物种大灭绝事件,正在深刻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和效率,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前景。无论是文明之先的人,还是文明之后的人,首先是基因复制、世代传承的自然人。世代传承的基因密码比世代传承的文化密码要复杂且精巧的多。无论人类文明达到的高度如何,人类世代传承的基因密码永远是地球生物原始基因密码。人类生命永续,须臾离不开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持,更不可能与自然“脱钩”。呼吸多么重要,人类生命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制造的空气;饮水多么重要,人类生命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制造的淡水;饮食多么重要,人类生命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制造的食物……排泄多么重要,人类生命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制造的排泄场……

  自然生态系统提供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防风固沙、蓄滞洪荒、消纳排泄、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科学探秘、休闲游憩等生态产品。人类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人类,人类文明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文明。人类和人类文明,永远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产品。由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产品是世代共享的基础性公共产品。如果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再利用超过其再生产,人类对基础性生态产品的再需求超过再供给,意味着自然生态系统难以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可靠、世代共享的生态产品,同时,也意味着人类文明走到了终点。当工业化大潮滚滚而来的时候,人类文明出现了脱轨、背叛自然生态系统而冒进的倾向,由此也面临因自然生态系统崩溃而摔得粉碎的风险。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太阳是天,地球是地,人类文明永恒于天地之间的生物圈。就像人类无法更改自己传承的遗传基因结构一样,人类无法改变和修正自然生态系统内在的逻辑结构,唯一聪明的选择就是改变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模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大约在100多年以前,工业化先行国家就已经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崩溃的风险,意识到地球生物圈存在着不为人类所动的神秘力量,并因此不再为一生一世的财富占有而挤占子孙后代发展所需的公共生态空间。于是,亡羊补牢,开启了设立自然保护地的历史进程。1872年,美国在落基山脉黄石河河源区设立黄石国家公园,这是人类在地球上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第一块自然保护地。在黄石国家公园设立文件中清楚的表明,“为了使她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它景物都保持现有的状态而不被破坏”。可见,设立自然保护地,划定出专属于大自然的空间,同时也是世代共享的生态空间。作为大自然的专属空间,自然保护地就是大自然的“自留地”;作为全民共有、世代共享的生态空间,自然保护地就是人类的“禁足地”。这是人类为万代绵延、生计永续,主动调整自身生存与发展模式,主动向大自然伸出橄榄枝,主动与大自然进行空间约定。效仿美国做法,世界各国纷纷设立各具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截至目前,全球200多个国家已设立各类自然保护地22万处。

  泱泱中华,文明绵长。华族子孙,浩浩荡荡。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镌刻着灿灿的文化。早在工业革命来临之前,长达五千余年的农耕文明,过垦过牧,乱砍滥伐,用林不养林,用草不养草,自然生态帐户严重透支,生态系统遭受重创,生态生产力萎缩衰退,森林沃野变为贫瘠苍田,青山绿水成为穷山恶水。20世纪以来,工业化浪潮滚滚而来,迅速席卷全国,在史诗级的工业—商业文明成果背后是超大量级的难以消弭的农业—工业—商业的排泄物,原本赤字的自然生态帐户再添新债,原本负重的自然生态系统再加负荷。旧病未愈,新病又起,病痛交加,自然生态系统大伤元气,难以为继。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还要永续支撑中华大地盛开文明之花。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遗产,更加弥足珍贵,值得千般爱怜、万般呵护!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开启了人与自然空间约定的历史进程。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广东肇庆设立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地——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的权利结构,极大节省了人与自然空间约定的“缔约成本”。经过60余年努力,已经建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自然保护地1.18万处,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陆域的18%,管辖海域的4.1%。全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30%的重要地质遗迹,25%的原始天然林、50.3%的自然湿地和30%的典型荒漠已经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由此,中国自然生态系统核心空间得到呵护保护,生态帐户走出赤字走向盈余。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自然保护地体系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部分组成,虽然在保护等级上各不相同,但共处一个体系,具有相同的建设目标,即建设健康稳定高效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石,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生态根基。

  中国人与自然的空间约定起步较晚,但并没有停留在“抄作业”上。中国自然生态空间保护事业,从中国国情出发,理论创新,实践探索,气势宏大,全新格局,在全球率先推进史诗般的“三重空间约定”。在上述第一重空间约定——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基础上,展开了第二重空间约定,即以自然保护地体系为核心,再加之以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继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态空间,即是永久性生态空间。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指出,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落界为自然保护地边线或是自然生态系统完整空间边线,如林线、雪线、流域界线,江河、湖库,以及海岸向陆域延伸线。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的关键举措,是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主体。生态保护红线确定了国土空间开发的底线,相关规划要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空间管控要求。生态保护红线以内生态空间,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保护级别相当,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管控。以封禁为主,修复受损生态系统,改善和提升生态功能,实现红线保护生态空间生态帐户扭亏增盈。

  中国人与自然的第三重空间约定,是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底线,扩展到整个生态空间,建构出人与自然空间约定完整的“中国方案”,彰显出古老的东方大国的新时代生态自信。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标志着生态空间第一次成为国家规划中的一个独立国土空间,制定生态空间规划上升为国家意志,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生态空间规划迈入世界前列。早在2017年,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会同环境保护部、水利部、林业局等9个部门制定的《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指出,自然生态空间,简称生态空间,是具有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国土空间,涵盖需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生态空间类型具有多样性,在地球陆地空间,生态空间的主体是森林、草原、湿地、荒地、荒漠等。确定生态空间用途、权属和分布,以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自然资源专项调查和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基础。严格控制生态空间开发利用活动,依法实行空间准入和用途转用许可制度,确保生态空间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降低。

  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规定,生态保护红线以外的生态空间,原则上按限制开发区管控。按照生态空间用途分区,依法制定准入条件,明确允许、限制、禁止的产业和项目类型清单。对木材采伐实行限额管理,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实行封山禁牧、江湖退捕禁捕,让生态空间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各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生态空间进行管理。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组织制定和实施生态空间改造提升计划,建设生态廊道,增强生态空间完整性和连通性。采取激励政策,支持集体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单位和个人,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改善森林草原结构,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增加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削减生态帐户赤字,实现生态帐户盈余。

  人与自然的空间约定,在三重空间同时推进,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是中华民族永续繁荣的制度安排。人与自然的空间约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模式的深度调整,中国方案具有全球意义。

  人与自然的空间约定,就是铆接“天人合一”的空间之根,是科学开发利用国土的高明之举。告别掠夺自然生态空间的发展模式,把农业经济约定在农业空间,把工业—商业活动约定在城镇空间,为释放自然生态空间潜能提供现实路径。

  人与自然的空间约定,就是人对大自然的空间承诺。承诺大自然保有“自留地”的权利,承诺人类自觉自愿设立“禁足地”的义务,承诺不再因为发展而伤害自然生态空间,承诺依法管控、保护、修复生态空间,持续恢复生态生产力。

  人与自然的空间约定,就是约定绿水青山,约定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在生态空间。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人与自然让渡生态空间,必定让荒山秃岭变青山翠岭,世代共享山清水秀的金山银山。

  人与自然的空间约定,表面上是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根本上是让自然生态系统有更多的生态产出,支持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表面上是厚植生态根脉、拯救自然,根本上是拯救人类文明、拯救人类自己。

  人与自然的空间约定,是人类自我觉醒、自我超越后最伟大的约定。生态空间是人类世代共享的公共空间,人人皆是“缔约人”,人人都是“履约人”。持续推动生态空间治理,永葆生态空间生机活力,是人类永续发展伟大的事业!

  作者注:过年放假,有时间没干扰,平心静气阅读、思考与写作。深度学习,越来越觉得,人与自然进行空间约定,防止经济野蛮扩张,是人类文明永续的重要议题。但愿大家沉住气、静下心,认真阅读,缜密思考,尽好人与自然空间约定的“履约人”责任。陕西省生态空间占比高,而自然保护地数量和面积皆不及全国平均水平。我们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迎头赶上,追赶超越。有人建议本文应该增加副标题《人与自然的空间约定——人类生态文明的大觉醒时代》。辛丑年正月初一写于磨香斋,初二晨修订。初五再次补充修订。

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