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新社区金融

黄震 2019-05-20 12:03 评论(0)

  现在有很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探索社区金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的社区金融,因为有技术赋能在发挥独到作用,笔者称之为“新社区金融”。笔者认为,新社区金融承担着独特的价值和使命。与传统社区金融相比,新社区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技术赋能,并且促使社区和金融再融合。

  2015年,笔者率队到富国银行考察交流时,富国银行高级副总裁说,很多中国人都会问富国银行的社区金融是怎么做的。其实富国银行主打的已经不是社区金融,而是金融科技。这几年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纷纷声称做的是金融科技。富国银行重点转向金融科技,是不是等同于放弃社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是用金融科技再造社区银行、再造金融服务体系等,这是他们的路径依赖问题,即使想摆脱以前的社区银行,但还是必须基于原有基础做金融科技。

  中国的新社区金融从一个全新的思路,借力金融科技横空出世、降维打击,有极大的后发优势,而不像富国银行等这些传统做社区银行的机构存在路径依赖问题。新社区金融就要充分发挥技术赋能的先天优势,把社区和技术再融合。如何让社区居民需求和技术对接形成新生态,并通过新金融技术实现更加高效、精准、低成本,这是技术赋能需要做的工作。

  我们这一代人生逢其时,新技术革命中出现了诸多科技。有了移动互联网后,我们可以随时与社区成员取得联系;大数据可以从各个维度进行客户画像;有了保障机制,除了可以现场观察人的行为特点,还可以通过数据及各维度和物业结合,运用人工智能进行信用分析及保障;最新区块链技术,会让每个人在区块链上将数据留存和固化,可能会使社区金融出现全新面貌。因此,技术赋能会让社区金融成为新社区金融。

  现在“赋能”一词的泛化使用已经有点过度了,需要正本清源,从本源和本质上把握赋能的概念。通过检索文献发现,“赋能”一词是电器时代的产物,原意是通过机器设备将电力从一端传输到另外一端,能量的传输让对方接受电能及做功。后来电子商务兴起后,软件行业提出软件能对电子商务赋能,这是对赋能一词的延伸和发展。但是当时并不能看出赋能的真正内涵。今天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出,电子商务时代是让商家接受并使用技术,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已经成为经济新动能,赋能就是让客户能够接受到金融机构、科技企业数据支持下的智能转移,从而使客户在新技术的数据支持下更了解自己,做出更加高效、准确的决策。新技术赋能社区,靠的就是数据赋能,是智能的传输。

  新动能如何驱动社区再造?以物业服务为例,传统物业公司可以为社区做很多服务工作,但过去没有称之为赋能,因为它没有互联网、大数据等工具的支持。现在物业公司也分工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数据管理系统、综合服务平台等,这就可以延伸出更多的服务。

  网上社区从BBS时代就有,但是真正影响实体依靠的是O2O。自有了微博、微信之后,社区实现了重构,改造了社区居民的活动模式。以前看到的是社区有大妈跳广场舞,现在有网络社群发起购物,再到实体空间去进行交流。O2O对接的新型社区,让金融服务产生新的合作模式和信息交流的机制。

  实现技术赋能的新社区金融,要有双轮驱动。

  一是技术创新。新时代最大的特点是由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的。我们要积极拥抱这些新技术,要进行广泛应用。中国过去五六年主要是技术的应用加市场规模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今后更应该加强技术的原始创新和技术的攻坚。

  二是制度创新。现在制度创新滞后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创新和发展,特别是金融科技在中国市场规模最大,但是有关政策却面临争议。甚至国际上有人说,中国人声称中国的金融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为什么在全球的金融科技治理中听不到中国人的声音?换句话说,中国金融科技的制度创新是落后的。关于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治理,笔者提出了一套理念,即软法治理、柔性监管、动态合规。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也形成了丰富的监管理念与实践,但是还没有很好地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因而没有得到全球的认可。新社区金融的制度创新,应该从全球视角,一开始就要占到制高点,进行谋划和推广。

  英美等国家这些年正在进行所谓金融科技的沙盒监管实验,其实也就是一些理念加一点实验,仍然在探索过程中,今天还不能称为成功。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尤其是在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中创造出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模式,值得中国学界和媒体等多加研究总结和宣传报道,讲好金融科技的中国故事。

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