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说开去

向小田 2018-11-13 11:57 评论(0)

  最近都在讨论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民企融资困难不是一个新鲜问题,但是在当下的环境,这个问题尤其重要。不仅是因为一轮去杠杆让很多民营企业暴露在债务风险之下,贷款债务违约不断,股票质押深陷泥潭,连环担保频爆地雷,更为值得重视的是,民营企业的身份问题也开始成为社交媒体讨论的对象,这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现在很多地方推出了民营企业的纾困基金。这当然是好事,在民营企业危难的时候,适当帮助一把,雪中送炭者也。但是,纾困基金究竟如何运作,如何保障资金的安全,这些细节问题却有待我们在实务中去解决。稍有不慎,就会衍生出不少寻租的空间。手握重金的权力部门,对于救助谁不救助谁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如何防治滥用这种手中的权力,是需要制度建设来跟上的。

  民营企业融资难并不是一个一贯的话题。在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融资市场,民营企业反而是主角,几乎很少有看到国有企业寻找风险投资的。从这一点来看,一级市场,或者说多层次资本市场,其实才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关键。

  我们之所以谈到民营企业融资难,针对的主要是债权融资,或者进一步说,更大范围的指的就是银行贷款。民营企业缺乏增信手段,大多数没有足够的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债务融资确实是不容易的。如果过分限定银行必须给民营企业贷款,就要突破现有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我们要问的是,银行准备好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流动性趋紧,许多银行对抵押物本身都产生了疑虑。要求他们对缺乏抵押物的民营企业贷款,本意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动作也许会变形。我们认为有几种潜在的风险不得不重视:

  1)银行要求民营企业寻找国企来担保。对于国企而言,没有关系的民营企业,没有动机为其担保。一部分情况下,民营企业可能成为国有企业向银行贷款的一个通道,即最终资金被担保方使用了。这就达不到促进资金流向民营企业的目的。

  2)银行管理层的关系户获得贷款。在促进民营企业贷款的政策下,这种政策可能被部分内部人利用,成为输送利益的手段之一,最终导致的是银行资金流向了利益相关者。这种情况下银行贷款的质量值得担忧。资本市场也表达了疑虑。

  3)僵尸企业获得信贷支持。本来应该在本轮市场出清的情况下被淘汰的民营企业,比如说最近某省刚刚扶持的一个本地龙头企业,在政策的支持下,获得了大量的信贷支持,延缓了破产的进度。但是他们占用了信贷并没有发挥资本的效用。有的甚至成了资金黑洞。这种情况下,银行不良率也会增加。

  上面三种都是当下银行给民营企业贷款很可能出现的情况。

  除了银行贷款外,一部分资金是救助陷入股票质押风险的公司。我此前问过一个问题,天量的股票质押出现风险,那么,当时股票质押的套出来的钱,到底去哪里了呢?

  我认为有几种可能:1)投向了房地产;2)转移出境;3)炒股票;4)投资具体项目

  很多上市公司的集团公司或者主要股东从事房地产。一些实业做的不错的公司,当地政府更是通过送地等方式,招揽他们开发房地产。因此,当股票质押套出来的资金进入了房地产市场,他们会发现流动性大大冻结了。由于去化速度大降,一些投资出现了资金断档,现金流不足以归还债务利息,由此产生了违约。

  一些股东拿套出来的钱去炒股票,尤其是自己公司的股票,这在2015年上演得比较多。质押,套出来的钱炒自己股票,炒高后继续质押,套出钱继续炒,这实际上是一种加杠杆的行为。股价一旦下跌,就会踩上连环地雷,跌下去一发不可收拾,最危险的情况甚至导致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不稳定——2018年我们看到的很多情况皆是如此。

  还有一些股东,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质押套出来的钱转移到了境外。这一部分我们不好评价,但对于这部分股东来说,质押就相当于减持——减持有许多限制,但质押的限制少得多——他们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归还质押的借款,他们把质押本身当作一种一键清仓的行为。

  如果是上面三种情况,纾困基金去救助这些上市公司,就会存在非常大的道德风险。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者主要股东都没有经营公司的计划,已经打算要弃船而逃了,纾困基金即便进去,也是坐上了没有船长的航轮,到底能去哪里完全是随机的。有一些纾困基金把救助当作是买得民营企业上市主体的机会,对业务层面考虑甚少,但也要记住,买壳的坑非常之多,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股票质押都爆仓了,卖给纾困基金,吃亏的到底会是谁呢?

  所以从上面的讨论来看,我认为国有资本直接操盘,或者说一刀切让银行给民营企业贷款,都不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恢复民营企业信心的好的办法。从大的层面来说,恢复民营企业的信心,要做的是完善法制,按照法律办事,政策不能按照人的意愿来变动。从中的层面来说,减税比提供资金支持更加有效,也减少了寻租的空间。从微观的层面来说,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让股市繁荣,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最好的手段。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我认为当下可以做的工作是:1)尽快推出科创板,完善科创板上市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2)允许境内注册的民营企业到香港资本市场发行股票,这个既不占用A股资金,还能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回流大陆,这种事情应该加大鼓励;3)对VC/PE市场的监管适度放宽,对已注册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减少直接的业务干预,鼓励他们开展对民营企业的直接投资

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