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卢布坠落的非常规政策建议

刘珺 2014-12-27 11:57 评论(0)

卢布在贬值,近期汇率曾跌破1美元兑80卢布,俄罗斯央行干预后,暂时稳定在1美元兑60卢布左右的水平,而这一水平较年初已贬值超过80%。卢布贬值即便不是断崖式,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降幅和波动性。先不论原因,现在最急迫的是,怎样抑制卢布继续坠落?

设若经济特别是金融染病,视症状应予以救治,广而观之,救治之术有东西之别。对卢布危机而言,西医救急,即在短期内应该出台一些紧急措施,快速消除炎症,避免病毒扩散;中医辨症施治,重在调理,即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健全国民经济运行体系,减轻经济发展对单一资源、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完善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同时提高金融体系免疫力。

在我看来,要抑制卢布的这轮急跌,需要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

首先,规划好外汇储备的合理使用,保证必要的短期对外支付。卢布汇率冲击呈现短期化、投机性的特点,外部主要力量是挟负面政治、军事和经济等信息的国际机构,内部则是对俄罗斯国际汇兑结算能力和经济增长前景缺乏信心的民众。因此,树立卢布信心的有效武器显然不是白杨导弹,也非台风级核潜艇,更非普京总统的硬汉形象,而是要彰显外汇储备弹药库的“肌肉”。

截止12月中旬,俄罗斯仍有4188.8亿美元国际储备,其中外汇储备为3736.6亿美元,黄金储备为452.2亿美元。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为18.7%,是月度进口额的13.9倍,按国际标准衡量,也算中等偏上水平。何况,俄罗斯拥有1263亿美元的对外净债权,最近12个月俄罗斯每月保持约163亿美元贸易顺差,今年前9个月拥有195亿美元的财政盈余(按照1美元兑60卢布计算)。俄罗斯有实力规划未来3个月到1年期间必要的对外支付,在外汇储备中准备出来,以便全面履约。上周,俄罗斯央行出手70亿美元,卢布汇率当天反弹12.3%即是典型例证。在外汇储备中将未来的必要国际结算准备出来,一方面体现国际信用与合约精神,向外界传递俄罗斯不走违约“回头路”的强烈信号;另一方面在较短的时间窗口内恢复内外部市场的信心,给予投机势力及国际制裁理性和市场化的回应。

其次,实行差别化的对外支付政策,坚持“有保有压”。本次卢布巨幅动荡似乎有造成俄罗斯全盘货币危机之势,颇似相关方在军事争斗、政治博弈、经济制裁领域衍生出来的“货币战争”。俄罗斯既要合理地利用外汇储备,履行国际支付义务,也要停止不必要的外汇支付,甄别对西方的债务,建立透明、划一的标准,什么支付、什么不支付,广而告之,稳定预期,并不排除在选择性领域实行资本管制。为了防止汇率动荡演变为货币危机,俄罗斯应建立主权优先于经济的范式,差别化应对国际支付需求,避免以祸及主权的结果替货币动荡埋单。原因在于,外汇储备绝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稀缺的资源要用在该用的地方;同时,对制裁和外部投机活动予以合理且必要的应对不仅形式上是需要的,实质上也应让对立面产生一定的“痛感”。

最后,进一步使卢布兑换机制化,缓释货币兑换的巨大不确定性。脱离金本位制的信用货币,其汇率之锚是综合国力,但影响锚摆动幅度的是信心,而信心属于行为和心理的范畴,影响信心的因素很多,外汇储备基础是否坚固肯定是其中之一。当然设计合理的外汇兑换制度无论是阶段性的还是长期的,都会通过市场对外汇储备的评估反作用力于信心。在货币剧烈波动中学习建立卢布兑换机制化的框架和措施,不妨从以下入手。

一是,在外汇兑换年度规划的基础上对必要外汇支付,特别是经常项目实行敞开兑付,对非必要国际支付实行日常或月度的计划性兑换。区别对外正常投资和资本外逃,对资本外逃实行必要管制。俄罗斯也可以依仗其黄金生产大国的地位,向外汇市场释放黄金,辅助其提高国际兑换支付能力。

二是,在建立差异化的计划兑换安排后,货币当局可依照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入境情况,逐日对居民用汇登记,按次序分期依外汇流入情况进行兑换,量入为出。

三是,建立外汇兑换期权,行权价按照登记日到行权日的均值来确定。当卢布汇率下跌时,投资者使用登记日汇价,消解市场对卢布汇率的不确定性,筑牢底线,缓释恐慌情绪蔓延;当卢布汇率上升时,投资者以行权价兑换,放弃行权价与交割日汇率的升值部分,从而向市场释放强烈的信号,即俄罗斯的经济虽结构调整,但预期稳定;卢布币值严重低估,政府有能力扭转不利局面并稳定汇价和金融市场。外汇期权是技术性安排,本属于“器”,连“术”都算不上,但此时此刻却有“道”的因素,作用不可小觑。

以上都是抑制卢布堕落的非常规政策措施。需强调,经济结构失衡和高通货膨胀是卢布汇率的“阿喀琉斯之踵”,长远计还是要优化产业结构,摆脱经济对能源的过度依赖。

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